日前《惠州市綜合交通運輸“十四五”發展規劃》(以下簡稱“《發展規劃》”)正式印發,@惠州er,你關心的交通發展這里都有了答案。
根據《發展規劃》,“十四五”期間,惠州高速鐵路將形成“三橫一縱”主骨架,建成贛深鐵路惠州段、廣汕鐵路惠州段、深汕高鐵惠州段,實現惠州-廣州、惠州-深圳30分鐘互通。同時,重點推進惠州與廣州、深圳、東莞之間道路的規劃建設,深度對接廣深莞路網,加快融深融灣瀝青網sinoasphalt.com。
成就
開創“交通帶動產業、
產業支撐城市”發展新模式
“十三五”時期,惠州建設大灣區東部交通樞紐門戶成效顯著,交通基礎設施累計完成投資828.5億元,較“十二五”增長29.5%。
《發展規劃》提到,到“十三五”末,惠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850.7公里,保持全省第二;萬噸級港口碼頭泊位數達到3個;建制村客車通達率達100%;中心城區公交占機動車出行比例達49.2%,萬人公共交通車輛擁有20.6標臺,超額完成規劃目標,基本形成多種交通運輸方式協調發展的大交通格局。
打造三橫一豎“豐”字交通主框架,全面對接廣州、深圳、東莞、香港,推動惠州由江向海發展……2019年底,惠州編制發布《惠州市“豐”字交通主框架總體布局規劃》,科學謀劃大交通軸線總體布局。
惠州“豐”字交通主框架示意圖。(資料圖片)
“十三五”期間,惠州完成以《惠州市“豐”字道路交通主框架總體布局規劃》為龍頭引領,以《惠州市高速公路網規劃(修編)》《惠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》《惠城中心區過江通道規劃》等專項為支撐的一批重大規劃,開創“交通帶動產業、產業支撐城市”發展新模式,奠定未來發展新格局。新規劃的1號公路(惠霞高速)、惠坪高速、機場高速、惠肇高速、環稔平半島高速、莞惠城際小金口至惠州北站段等項目成功納入上位規劃。
近年來,隨著贛深鐵路惠州段、廣汕鐵路惠州段動工建設,潮惠高速惠州段、汕湛高速惠州至清遠段、河惠莞高速惠州段、從莞高速惠州段、武深高速博羅至新豐段建成通車,惠州縱橫東西、貫通南北交通主骨架基本成型。
贛深高鐵。
作為我省規劃建設的干線機場,惠州機場完成干線機場規劃建設方案論證研究,完成擴建航站樓及配套設施工程?;葜莞酆蜕钲邴}田港創新實施“惠鹽組合港”運作,主動承接鹽田港集裝箱貨運市場的分流?;葜莞叟c馬來西亞關丹港締結友好港口,積極參與“一帶一路”建設。
加快融深融灣,惠州交通出行條件更加完善。深莞惠三市開通跨市公交一體化線路29條,依托廈深高鐵實現深惠汕地區捷運化運行?;葜菔芯C合交通網絡運行協調和應急調度中心(TOCC)建成投入運營,實現公交、農村客運車輛電子移動支付及“嶺南通?惠州通”各縣(區)覆蓋?;葜莩闪⒅腔酃蚕硗\囍笓]中心,建成多個智慧停車場,有效緩解“停車難”問題。
目標
打造內聯外暢,互聯互通的
“12345”綜合交通發展格局
根據《發展規劃》,到 2025 年,惠州總體形成承東接西、連南帶北、順暢安全、智慧低碳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,海陸空大交通格局初步成型,“豐”字交通主框架建設成效顯著,打造內聯外暢,互聯互通的“12345”綜合交通發展格局,初步建成聯通珠三角、輻射粵東北的大灣區綜合交通樞紐,以及大灣區乃至全國南北出海新通道。
惠龍高速。
據介紹,“12345”是指構建1大體系(一城一交的大交通體系),深度對接2大都市圈(廣州、深圳兩大都市圈),打造3大戰略性樞紐(大灣區重要港口、千萬級干線機場、區域重要鐵路樞紐),建設4個高質量融合示范助力廣東交通強省建設(交通軸線與產業帶融合示范、綜合客運樞紐站場與城市發展融合示范、都市圈毗鄰地市跨界地區鎮街路網融合示范、地級市公路與城市道路規劃建設融合示范),形成5個交通時空圈(通過高快速路,惠州市市區與主要組團之間30分鐘左右互通;通過高鐵,惠州市與周邊地市之間30分鐘互通;惠州市與香港、珠三角和粵東其他地市之間60-90分鐘互通;與粵西、粵北其他地市之間2小時左右互通;通過高鐵和民航,惠州市與相鄰省份省會城市和國內主要城市3小時左右互通)。
展望2035年,惠州內暢外快、便捷開放、高效帶動、智能綠色的大交通網絡更加完善,全面建成一流設施、一流服務、一流管理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,全面建成交通強國示范城市和大灣區東部交通門戶樞紐、全國南北出海新通道,交通綜合競爭力位居全國前列,有力支撐惠州建設國內一流城市。
措施一
構建暢通雙循環的戰略性新樞紐
高標準建設地區性功能機場。按照我省“5+4”骨干機場定位,推進惠州機場規劃建設,高標準建設惠州千萬級干線機場,發揮深圳第二機場功能。按照“一步規劃、分步實施”分階段推進干線機場建設,同步謀劃空港經濟區建設以及集疏運體系。近期按照飛行區4E標準,推進惠州機場飛行區擴建工程、惠州機場二期擴建工程,新建第二跑道、航站樓及相關配套設施,提升機場服務能力。加密惠州至長三角、京津冀、成渝雙城經濟圈等國家重大戰略空間的航班,提高航線競爭力和服務品質。謀劃開放空港口岸和開辟國際航線。
惠州港。
明確港口戰略樞紐定位,完成《惠州港總體規劃》修編,助力建設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及世界級石化基地。沿海港口發展以石油及化工品運輸為主、集裝箱業務為輔、水上客運為補充,大力推進石化產業和濱海休閑旅游業發展,爭取打造能源自由貿易港。
打造一流鐵路樞紐站。深度融入“以人為本”“站城融合”的理念,打造多向聯通、方式綜合、空間統籌、換乘便捷的高鐵樞紐。高標準建成贛深鐵路惠州北站綜合交通樞紐,打造區域門戶、城市客廳,助力高鐵北站新城建設。推進廣汕鐵路惠城南站綜合交通樞紐建設,發揮站展融合項目優勢,帶動金山新城產業發展。擴容升級廈深鐵路惠州南站,規劃大亞灣開發區綜合交通樞紐中心,滿足軌道接入條件,提升對接深圳的前沿樞紐的服務能力。加強高鐵站樞紐周邊交通疏導,提高換乘效率。
全面融入“軌道上的大灣區”。高速鐵路形成“三橫一縱”主骨架,建成贛深鐵路惠州段、廣汕鐵路惠州段、深汕高鐵惠州段,實現惠州-廣州、惠州-深圳30分鐘互通。城際鐵路加快連線入網,實施莞惠城際小金口至惠州北段,有序推進深惠城際坪地至瀝林北段建設,配合做好深圳機場至大亞灣城際惠州段相關工作。規劃深惠城際延伸至惠城南站、機場、惠東。研究深汕城際走廊。
措施二
建成“豐”字交通主框架
全力推進惠州市1號公路(惠霞高速)建設,推動陸海呼應、江海聯動。全面對接廣深科技走廊,加快實施東西軸線(惠坪高速公路、惠州機場高速)及沿江軸線(惠州至肇慶高速公路惠城至增城段),帶動沿線產業和組團片區發展,打造支撐社會經濟發展的交通軸、產業帶、經濟廊。
惠霞高速全面建設動員大會現場。
進一步優化織密高速公路網,基本形成“九橫八縱三加密”高速公路網布局。建成惠龍高速,實現市區與龍門縣之間高速公路1小時互通。加快推進惠東環稔平半島高速建設,開展龍門至仲愷高速前期研究,預留好規劃廊道,助力全域旅游發展。實施惠河高速改擴建工程惠州段,解決長深通道擁堵問題。完成沈海高速惠州段擴建,新建深汕第二高速惠州段,實現惠州與深圳市及深汕合作區已建高速公路均達到6車道或以上。
措施三
深度對接廣深莞路網
完成主城區“兩環十射”快速進出城道路體系建設。分批次對環線和進出城道路進行快速化提升和改造,重點實施金龍大道快速化改造、南山快速路、惠澤大道改造等項目,到“十四五”末基本實現中心區主要區域與最近高速進出口10~15分鐘可達。
惠州市城區“兩環十射”的快速進出城路網體系示意圖。
推進中心城區過江通道規劃建設。完善跨江通道總體布局規劃方案,體現“一橋一景、大氣磅礴”特色。推進1號公路跨東江大橋、跨西枝江大橋、東西軸線跨西枝江大橋、中部軸線(沙澳大橋)、金雞大橋、湖山大橋等建設,建成鵝城大橋等新過江通道,加強江河兩岸交通、經濟聯系,緩解核心區過江交通壓力。進一步織密中心區路網,拓展城市空間。